一場疫情空白了一家子的山林日子,對於沒事就想上山去的家庭來說鐵定是難熬,過往除了搶山屋之外還算輕鬆寫意的路途,都因為遲遲未鬆綁的管制措施而難以親近。而那不知為何總是吸引不了我們的志佳陽大山,竟意外的因為沿路有多個露宿點可選擇而進到了候選旅程裡,又因為志佳陽線的盡頭就是五月單攻之行中與我們失之交臂的雪山,自然激起昊杰奇跡的滿滿期待與鬥志,進而研究起這一段經典且特別的山徑,最終也因為老天給了個好天氣而順利成行。
蓄勢待發,會面的日子
2021/8/25,我們提前一天入住位於環山部落邊陲的環清宮貴賓樓,此處距離隔天預計的啟程點(平等國小)約1.5公里之遙,距離8/28當天的旅程終點雪山登山口管制站(武陵農場內)約40分鐘車程,屬於A進B出的縱走行程,所以8/25這天與老爸在環清宮集合後,隨即一併驅車前往武陵農場內,將其中一台車安頓於雪山登山口停車場,再花一樣的時間開著另一台車回環清宮,這80分鐘的路途就在滂沱大雨中完成,這雨雖然落得有點無情,但對隔天即將啟程的期待,幫忙洗刷了不少無謂的煩惱,更何況天氣預報畫面上是連續三顆黃涔涔的太陽圖樣,我更沒有理由杞人憂天。
這一晚,就用7-11的便當們與阿嬤的愛心水梨撫慰有點興奮也有點不安的心情,在幾近包場的通鋪房裏安穩的入眠。
第一天,無情陡上,夜宿賽良久
2021/8/26 6:30,順利的將老爸的車安頓在環山部落平等國小前的路旁,這裡的車比我們想像中多了些,如果是假日可能得再早一點,或是前一天就先將車子安放完畢比較妥當。就如同氣象局的專業人士所預測,這天果然是用晴空萬里開的局,我們用30分鐘信步漫遊到達希瑪農莊2館旁的司界蘭溪吊橋,斑駁的橋面助我們橫越大甲溪上游司界蘭溪,對於吊橋一直有莫名恐懼的我卻意外的在搖晃中逐漸甦醒。
過了橋,一行人開始循著日治時代起先人們探訪雪山的足跡,開始了這三天有點特別的雪山旅程。循例投入入園申請表,也登入「雪霸登山AR」APP完成空中簽到(這讓國家公園管理處掌握能掌握山友的動向,很重要! 不能忘!),盯著那距離雪山主峰12.5公里的指示牌,我滿腦子幻想著後天登頂的種種,這應該是令人興奮的,但瞥見阿杰哀號症發作的身影,興奮感立即被所有可以用來激勵士氣的台詞所取代,但也可以理解孩子們的這種反應,一是已足足在家窩了三個月,二是此時天氣晴氣溫高,三是登山口位於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的河谷中,相對稜線又較為悶熱些,所以給點時間讓孩子適應環境是必須的,也好在登山口至3.1水源營地之間少有劇烈起伏,不只孩子們,就連大人也受惠於相對輕鬆的路程,能趁機熱開全身肌肉與關節,加上3.1公里處的潺潺水流沁心涼,阿嬤牌愛心水梨佐以沁涼溪水,身後那無情陡上帶來的不安似乎也稍稍被緩解。截至此刻,我們尚未決定是要在瓢簞營地(7.2公里)或賽良久營地(6.0公里)結束第一天行程,這肇因於對於3.1公里後的路程掌握度,畢竟久未進入山林,體能狀況不明,甚至有迫降4.3公里舊苗圃工寮營地的安排,一切就看孩子們在這段讓志佳陽聞名於山岳界的無情陡上能發揮到什麼程度而定。
這趟旅程原定是四天三夜,入園申請了8/26夜宿賽良久營地,8/27行程止於瓢簞營地,8/28推進到雪山山莊舊址營地,8/29回到武陵農場。但在出發前一週,老爸建議將行程縮短為三天,雖說會壓縮時間,但8/29的回家壓力會減輕不少,且只需要確定8/27雪山山莊舊址營地仍有空位,以及8/28下山後的住宿安排,而最終我們也很幸運分別得到營地包場與搶到國民賓館釋出房的結果,謝天謝地! 事後也證明這是老爸極度睿智的決定,單攻雪山主峰功敗垂成,及池有品田行夜半回家的夢靨,讓昊杰奇跡越來越了解自己,也更尊敬每一座我們所要拜訪的山岳。
這一小段的岔題總得回到主線,這次富有彈性的安排,著實讓揹著重裝陡上的大家少了可觀的心理壓力,能專注在為久未上山的身體調整步伐與呼吸,而且是專注到讓我懶得多拍幾張照片的程度。3.1公里處司界蘭溪營地後的1.3公里,大多都是松針、盤根、與少許岩塊鋪設而成的不間斷爬升路徑,約莫爬升海拔高度500公尺,途中穿插小奇自己走的戲碼,這段路花了約莫3小時,來到4.3公里處舊苗圃工寮營地大休息,但不是迫降於此,理論上第一天的行程是有望結束於賽良久營地,甚至推進至一樣可以包場的瓢簞營地。
大休息的時光往往是替孩子收拾心情的好時機。如同過往所遭遇的情況,第一天是大哥阿杰撞牆好發期,對比昊昊的好狀態,阿杰的情況就顯得沒那麼順暢,還好大哥是心理層面的撞牆,體力看起來還行,休息期間還有說有笑,大人們能帶給他的正能量,就圍繞在他肩上硬是比昊昊的背包大2.5倍的迪卡儂經典款50公升背包,說服他明瞭肩上的重擔已經是他夠強壯的身體能夠應付的,剩下的就是相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前方路途帶來的考驗。雖說上述試圖強化其心理素質的說法,搭配著小奇在4.3公里後自己走上一段,只讓阿杰振作了一刻鐘,但哭哭啼啼的紊亂腳步也沒有多做停歇,父子倆在5.3公里處稜線、緩坡乍現的景致中,再次進行一場機會教育,希望他能明瞭這一路雖然滿是不斷襲擊身心靈的無助與痛苦,但因為他沒有選擇裹足不前,終究克服了身後曾經令他絕望的陡坡;看著這孩子漸漸停止了啜泣,平時常常瞇成一線的眼眶變的圓滾滾,一個自信與力量的形狀,雖說應不足以撐到瓢簞營地,但順利到達僅剩700公尺遠的賽良久理當沒有懸念,索性按下對講機發話鈕向走在最前頭的老爸打了招呼,今晚就決定停在6.0公里處的賽良久營地! 得知此安排的阿杰鐵定在心裡握拳say yes,而下了這個決定的我也順勢放下了鎮日游移不定的念頭,糾結的眉宇化了開,準備迎接第一個夜晚。
昨夜驟雨並未在這營地留下傳說中的爛泥,而疫情期間趁機整地的痕跡還很明顯,對天對人我們都感恩戴德,賜給一家子剛爽舒適的夜宿環境。時節仍是夏日,到達營地時約莫午後4點,微涼的氣息裡仍透著天光,樹梢揚起風蕭,伴著畫眉輕靈叫喚,喚走了鎮日疲勞:大人忙著張羅帳篷與晚飯,小孩忙著追趕跑跳,印象中過去的行程很少有這麼優閒的空檔,可以聊聊來時路,談談明天的行程,開開玩笑、打打鬧鬧,山林日子應該就如這般景緻。
第二天,志佳陽大景環伺,崩潰輪流傳
2021/8/27,清晨,昊昊的夢話似乎才方落音,我已甦醒在一片靜謐與一席塑料片上,雖然我很確定昨夜是躺在充氣床墊上準備努力入睡的,但爆開的床墊邊緣與冷颼颼的背脊,證明了「還好不是發生在冬季」的慘劇再真實不過的存在著,此時是清晨4:00,感覺倒楣卻也沒有多餘的心思太過掛念,畢竟這是夏季,多穿幾件衣服後窩進羽絨睡袋裡應該還過得去,如此這般的收拾心情並完全弄醒自己腦袋瓜後,搖醒打鼾中的老婆,叫喚了比我早一步醒來打包的老爸,這一天的行程在緩步的加速度中逐漸展開。是說昨夜晚間7點我們有了難得的鄰居,此時帳篷空著表示他們應該是已經啟程上志佳陽追日出去了,我還一度忘了鄰居在昨夜睡前有提到此安排,收拾行囊的過程還深怕頑皮嬉鬧的小鬼頭們吵到休息中的山友,整個緊張兮兮。
5:50,啟程。好不容易說服小奇回到我肩上安穩坐定,這晴朗的早晨換成昊昊開始整日的崩潰,歸咎原因有二,一是阿杰前一夜睡的極度安穩精神抖擻,跟著阿公一路領頭衝鋒而昊昊跟不上,其二就應該是昊昊跟不上的主因:前一晚夢話講的太起勁而沒睡飽。一把鼻涕直喊累,他讓夫妻倆使盡所有招式,才能幫他勉強提起走速;幸運的是今天的起點賽良久已有海拔2700公尺之譜,前往瓢簞營地途中已開始出現環繞式大景,大人興奮的心情順道感染了哭哭啼啼的小傢伙,願意一起細數羅列於遠方的玉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白姑大山、大小劍山等百岳,一起仰望看似即將抵達的志佳陽大山,爬山的趣味一點一滴滲進心裡,腳步就越來越輕盈,加上無線電裡傳來阿杰和阿公已抵達瓢簞營地的消息,昊昊總算滿血回歸,自清晨啟程後共花了約兩個半小時到達距離賽良久營地1.2公里遠的瓢簞營地旁,卸下裝備吃吃喝喝大休息。
晴空萬里,稜線上自是大景環伺,加上截至目前為止路上並沒有危險路段,席地而坐的大家顯得一派輕鬆愉快,曬曬太陽吹吹風,飲料零食吃到飽,暫時忽略矗立在左手邊一公里外的志佳陽大山;人到了山上得學會在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的前提下,盡情享受當下的微風與青草香,對! 爬山就是一種享受才對,就算是挑戰不斷也該是回憶綿綿。所以正在風乾滿身汗珠的大家,決定讓小奇也享受爬山的樂趣,我派出哥哥們打頭陣帶著海拔高度不到1公尺的小奇奔馳在藍天綠茵裡,上志佳陽前的稜線透著軟綿綿的觸感,三個小毛頭湮沒於草綠色的懷抱,身後的中央尖與南湖大山就像擺拍的啦啦隊,為即將用雙腳登上頂顛的孩子們加油。
9:40,已跟著阿公和昊昊早一步登頂的阿杰,孑然一身奔回小奇賴著不走的7.8公里處,牽著弟弟的小手緩步完成最後50公尺,大哥風範表露無疑。
志佳陽大山基點峰,海拔高3289公尺,杰奇跡第十三座百岳,一家人或坐或臥滿溢輕鬆神情,彷彿過程當中的各種無邊苦痛都不曾發生,就儘管享受這解鎖人生成就的歡愉。
山上的微風似乎能拂去人對時間的敏感,儘管艷陽高照,我們竟也在這三角點旁方寸之地待了一小時,看來老婆也放棄了不想變黑的掙扎,還得阿公提醒該動身一家人才心有不甘的背起行囊往今晚的宿營地前去。拜別了完成單攻登頂準備下山的山友,我們在一片加油聲中邁開腳步,往3公里外的雪山山莊舊址營地前去。
啟程後不久就能「路過」存在感極低的志佳陽大山最高峰,海拔高3345公尺,但最高峰最大的特色就是山巔後的路途總會是下坡姿態,也難怪阿杰昊昊伴著阿公頭也不回的海放我跟老婆,而這一公里的下坡路段,約莫終止於這趟行程的第一個危崖崩壁處,孩子們也很有知覺的收起嘻鬧謹慎過關,雖然我不確定他們倆正襟危坐般的反應是不是只因為左手邊的萬丈深淵,但緊接崩壁點後的上坡路段確實讓他們很長一段時間笑不出來,阿杰是如此,昊昊更是逐漸崩潰,崩潰昊伴隨而來的是積極進取且精神飽滿的阿杰,以及打呼的小奇。
昊二哥各種頻率的啜泣聲迴盪在雪山南峰東南側的黑森林裡,腳邊的咬人貓與腰際的台灣刺柏也沒有放過他,不斷刺激昊昊發出哀悽的慘叫,原以為離開志佳陽進入雪山南腰繞路段後,會因為不再有無情陡上路段而使孩子們的狀況更加回血,想不到只有大哥杰狀況滿點,昊昊的狀態則比前一天的阿杰還悽慘。
14:58,10.8公里,雪山山莊舊址營地,10分鐘前無線電傳來阿杰回報今天的宿營地點其實不在11公里處,這天路程硬生生少了200公尺的消息大大振奮持續低迷的昊昊,讓他抵達營地時得以即時融入兄弟們興奮跑跳碰的景致裡。雪山山莊舊址營地,過往是攀登雪山必經之處,狹長腹地很難想像以前是可容納百人的建築所在地,也許是近年已有更舒適的選擇,這裡的人跡顯得稀少,對於愛耍孤僻的我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布置好絕對包場的的營地,持續忽略營地旁通往雪山南峰的小徑,我和老爸動身前往里程約11公里處的溪谷取水,這溪谷讓旅人免去背水重裝的夢靨,但終究奔波了一整天,輕裝往返溪谷還是致使我的頭微微作痛,但一家子的食慾還算是不錯,沒有太明顯的高山症狀,3300公尺高的夜晚,除了依舊呢喃的夢話,滿天星斗照應下的清冷山林,終究帶給旅人美好的一夜。
第三天上半天,雪山近在咫尺,南壁如無間地獄
2021/8/28,拔營作業接近尾聲,南湖大山身後泛起一抹金黃,林間錯落著來自東邊的暖暖和光,一起床就冷到崩潰的昊仔逐漸在朝陽中解凍。
6:00,滿懷著對雪山的思思念念,這一天的行程就在200公尺長的下切路段拉開序幕。今日行程自海拔3320公尺啟動,走了200公尺後高度微微下降至海拔3290公尺,這裡是里程11公里處,時間清晨6:15。緊接著是毫不含糊的陡上至海拔3886公尺雪山頂,也就是里程12.5公里,這1.5公里共爬升596公尺高,花了6小時15分鐘完成。
上攀路徑自前一日取水的涇流綿延而上,堅硬岩盤點綴著幾處水窪,雖處處附著青苔卻也不怎麼滑溜,但還是得雞婆的不斷提醒兩個哥哥小心腳步,更得防著他們倆趁機脫下岩盔。
清凜氤氳喚醒了大夥的精神,讚嘆著不再遮掩的日頭,對著嶙峋岩壁吶喊嘻笑,養足精神確實是帶著孩子入山最重要的任務。地勢隨著海拔增高而越顯陡峭,那原本柔和的日光也隨著時間與高度的推進而逐漸潑辣,上了雪山南峰與雪山主峰稜脈交會的當口,雪南峭壁與萬丈深淵霎時映入眼簾,震撼了旅人逐漸疲累的身軀,加上方才與我們玩起回聲遊戲的岩壁已在腳下,以及此處起儼然不是參天巨木已得以駕馭的惡地,使得龐大無助感攪和著炙熱日光襲來,心累而身倦,大人的嘆息與孩子們的哀號迴盪。此刻起隨時能瞥見雪山之巔,邁向頂峰的每一步都因為高海拔而極度艱辛,一路上落差極大的乾溝岩塊、崩落的土壁、倏忽消逝的路跡接踵而來,孩子們就在這啟程後3個半小時,里程11.9公里處起開始集體崩潰到雪山頂為止,在此之前我們只推進約1公里,接著的40分鐘僅有100公尺的挪移,雪山西南陵似乎永遠停留在我們左側,這空氣逐漸稀薄、體力逐漸耗盡的每一刻都瀰漫著無法動彈之感,無非就是無間地獄。
當然,小奇依舊睡得很好,要是我氣喘吁吁停下腳步回血,這小子還會抱怨他很累!
人家說虎毒不食子,善良如我自然也沒有做出什麼傻事。
第三天下半天,雪山登頂,聖稜圈谷雄偉壯麗
逃離遠方雲海的朵朵白雲為湛藍天際點綴花樣,百公里外的玉山隱約可見,雖比預期中花了更多時間才登上台灣次高山,但靠著老天保佑一家人總算在艷陽天安全抵達,否則這天前6個半小時的路程可就沒可能完成。這時是12:30,海拔高3886公尺,也許是時間晚了,熱門的雪山主峰大白石旁並沒有太多山友駐足,讓我有著足夠的時間頂著微微作痛的腦袋輕拂著讓一家人日思夜想的地標,情緒的起伏大概是被一路崎嶇給給消磨殆盡了,塞滿腦子的除了思索如何讓自己強到能拜訪那北稜角後連綿的聖稜線,就是對稍後11公里的路途不知幾時才能完成的擔憂。
摸摸口袋確定車鑰匙還在,耍廢30分鐘後的13:00,我們向位於武陵農場的登山口邁進,這段遠征路程自壯觀的雪山圈谷開始。豔陽下的圈谷綠意盎然,自是很難想像4個月後同一個地方會是個冰封世界,一這路緣著圈谷邊下切的路徑確實不好走,不禁慶幸五月時下列於黑森林8.6公里處折返的決定,否則絕對得迫降於某處。離開圈谷後就是令人有點緊張的趕路,而大人們也做了重要的決定,在不確定回到登山口時管制站是否仍然有人駐守的狀態下,允了孩子們要買登山口冰淇淋當獎勵的承諾,這是上次單攻殘念後孩子們所保有最懷念的記憶,自然讓兄弟倆精神為之一振,圈谷底部至三六九山莊2.7公里只花了不到2小時,而16:00自三六九山莊(7.1公里處)出發後再與阿公、阿杰、昊昊碰面時,就是4公里處的哭坡觀景台了,一方面是小奇自三六九出發後自己走了45分鐘,再加上冰淇淋比蠻牛還具提神功效,老婆、步行版小奇、與輕裝版的我自然是只有被海放的份。
19:20,一家人再次集合,地點在2公里處的七卡山莊,漆黑卻人聲鼎沸,而氣喘吁吁的兄弟倆沒有被黑夜擊敗,依舊精神奕奕,卻在背包再次上肩時嘆了口氣說道:冰淇淋店應該關了吧…………..,對孩子來說,願意向充滿希望的未來邁開腳步,應該就得提起不少的勇氣了吧,更何況是面對即將成為真實的失望。看著兩個突然很懂事的小蘿蔔頭依舊笑嘻嘻地戴起頭燈、拿起登山杖、領隊而行,我跟老婆相視而笑,自然也默默祈禱管制站的管理員會為了任何可能的原因而想晚點下班,而昊杰奇跡們真的見證了奇蹟。
兄弟三人興奮地在冷凍櫃旁蹦崩跳跳,對著冰淇淋琳瑯滿目的口味七嘴八舌,對孩子們來說,眼前的一切或許算不上是什麼可遇不可求的奇蹟,單純就是久違的香甜滋味,如果大人硬要學群山之島的年輕導演問起昊杰「山對你們來說是什麼?」,得到的答案鐵定就是「冰淇淋」這種樸實無華卻又真實至極的答案。
管制站透著黃光,在滿天星斗中孤芳自賞,像是一家人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成長路途,看起來犯傻,卻每每滿懷無以名狀的感動,這些感動不只成就自上山的我們,更因為有山下默默支持昊杰奇跡的家人,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度過每一個山林日子,謝謝你們。
留言列表